Dec 2009

急症室•生與死

急症室就好像一個萬花筒,只要時間向前多走一秒一步,會出現不同的景象。一分鐘前和一分鐘後的急症室,可以是截然不同的世界,有完全兩樣的故事。

在一個早上,救護車送來一個昏迷的中年男子。同行的妻子說,早上醒來發覺枕邊人不省人事。我們一組醫生護士立刻搶救,不停做心外壓和打強心針,正當大家專注搶救時,救護車同事又來電要「留位」,一位作動的孕婦正被送來急症室。我立刻調配人手,叫助產士(俗稱執媽)作準備。不消一分鐘,那名孕婦已到了另一間搶救房。「羊水穿了,快要生喇!」救護車同事叫着。

經驗豐富的「執媽」小玲揭開被單一望便叫道:「不用去產房了,要執仔喇!」我和一位女同事和一名醫生立即準備初生嬰兒的急救用品、助產的消毒儀器和一切有關的文件和針藥。不消數分鐘時間已聽到嬰兒哇聲大喊。不慌不忙的小玲叫道:「太太,你自己記住喇。 BB的時辰是上午 8 15分」。

同一空間喜與悲
當肯定母女一切安好,給初生的女嬰蓋上腳印及戴上識別手帶、腳帶後,我便交由小玲繼續照顧,並隨即返回另一間搶救房。

「救不來了, certified上午 8 15分。」陳醫生說道。「又是 8 15分」心中暗道,若不是在急症室工作多年,必然會大叫:邪門!

這裏可以是一個生命的終點,亦可以是另一個生命的起點。這邊廂,悲傷的家人和朋友為了剛逝去的人而痛哭流涕。那邊廂,歡欣的父母為初生的嬰兒慶祝。這些故事都可以在同一時間、同一空間、同一地點發生。這就是急症室。

撰文:急症室護士長李海棠

(註:《香港 E.R.》專欄完結)

魚骨鯁喉時間長可致發炎

港人愛吃魚,中國人更喜歡連骨進食魚類;魚骨鯁喉是急症室常見的「意外」。處理鯁骨,有很多古法。飲醋為其中之一,這不但起不了作用,更可能灼傷喉嚨食道,弄巧反拙。另一個古法是吞飯糰,以為可推下魚骨,但事實米飯軟腍,不可能去移除硬的魚骨。

鯁魚骨時間久了,會引致發炎、化膿、發燒、頸部腫脹,吞嚥困難,甚至呼吸困難及死亡。可幸的是,大多數情況都只是黏膜受損而沒有魚骨刺着。但由於被魚骨刺損和真正被魚骨插着的感覺是難以分辨,若鯁骨的感覺持續,便應到急症室求診。

複雜個案需照 X
急症室醫生會先用舌壓看看喉嚨是否有可見的魚骨,然後再噴上局部麻醉劑,用喉鏡觀看較深的位置;當發現魚骨時,便用鉗子取出。如以上的步驟仍未能發現魚骨,便要照 X光,但大多數的魚骨都是軟骨, X光一般不能顯示。由於魚骨多是卡在喉嚨深處,如舌頭深處與會厭之間、扁桃腺附近,最徹底的方法是照胃鏡,以確定是否有魚骨。

照胃鏡通常可在門診安排而毋須住院,但病人要禁食約六小時,局部麻醉喉嚨後,以玻璃纖維的軟鏡,經口咽進入食道,甚至胃部。取出魚骨後,症狀會迅速消失,一般不需要抗生素或止痛藥。複雜的個案或會有併發症,需要電腦掃描的協助,甚至要禁食,注射抗生素及動手術等,所以不容忽視。

撰文:急症科專科醫生鍾展鴻

「不放心,心不放」

「放下心,心下放,不放心,心不放。」是在一次急症室應付災難事故後,我給同事小敏的慰問卡中的數行字。還記得十餘年前的嘉利大廈、 Top One卡拉 OK大火嗎?我整輩子也不會忘掉的,因為我也有參與這兩次災難事故的行動。

凌晨 4時許,當我在 tea房吃消夜的時候,突然護士長推門大叫:「要出 team呀!尖沙嘴卡拉 OK大火!」我立刻放下手中的杯麪,走到儲物室拿「出 team」的急救用品、頭盔、螢光背心和手提電話,與另外兩位醫生、護士準備到現場。

每當有大型災難事故,而消防處需要醫護人員幫手,都會通知醫管局轄下區內的急症室派出緊急醫療隊到現場作救援。

一句關懷起作用
當救護車運送我們到達現場的消防處災難事故指揮車時,眼前出現一位年輕人,全身灰黑的被送來急救,王醫生為他氣管內插了喉,便立刻轉送急症室。另一個又送來,插了喉,又送走。

天色開始吐白,再沒有人被救出。消防處宣佈再沒有任何死傷者,我們便撤退。回到急症室時,已是早上 7時多。見小敏呆呆的在 tea房中,良久才幽幽的說:「第一至六格的急救房,全是插了喉的年輕人,全都救不來!」

回家躺在床上,閉上眼睛,一幕幕的大火情景又浮現出來。我們已盡了力,救不來,奈何!再次遇見了小敏,她說這幾天睡不好,整天想起那夜急救無助無奈的片段,「我們已盡了力,救不來,已是改變不了的事實,不要責怪自己。」我輕輕的說道。


災難事故事後的心理輔導工作,不一定要心理專家的介入,同事們的一句關懷的說話,也可以起莫大作用。


撰文:急症室護士長李海棠